大得珍藏馆-文化实践基地发表时间:2018-03-01 14:00 7月2日上午,大得珍藏馆李宝家馆长总结半生的收藏鉴定经验,以珍藏馆馆藏为标本,理论联系实际,给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开放课。 李馆长将馆藏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学术、历史及文物鉴定理论相结合,向学生们讲授了文物学理论在鉴定中的实际应用。在讲到玉器与青铜器的历史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时,有学生提出,‘老师曾讲,青铜器是先于玉器被人类所使用的’。李馆长就学生的问题,耐心地从社会及生产发展史方面告诉大家,石玉是天然矿物,被人类最早接触和利用,而金属器是人类在研习矿藏冶炼技术之后的产物。所以,自然是先有玉器后有青铜器。 李馆长还告诉大家:我们要汲收书本上记录的人类的间接经验,但是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经验都存在个体或群体的认识局限,所以,历史永远是未知大于已知,我们要读书,也要学习先贤的经验,但是切不可尽信书,更不能迷信权威,而应该跳出书本,走出教室,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求得真知灼见,如此才能俱备更大的创造性。学生们听后纷纷点头。 李馆长认为,珍藏馆参观仅仅是一种理论实践学习的活动形式,活动的背后是学生能够体会文化工作者们敬畏学术的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怀。历史遗址、文物也只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指导学生参观的背后,是教会学生探索文化真谛的基本方法与路径。如果我们把文物看作是“人类记忆、民族灵魂、时代变迁”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应该在于启迪现实,而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具备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主导的科学态度和关爱生命、平等博爱的人文情怀”。 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表示,通过大得珍藏馆文物开放课体验,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知识,而是通过切身实践体验收获到了可以触碰的“物证确凿”的生动理论。 |